青走百村(企)㊷|遗风润乡野,新景绘振兴——JJB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实践队赴南平市建阳区开展实践活动

发布者:孙维鹏发布时间:2024-07-21浏览次数:103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推动文化赋能助力乡村发展振兴,建设宜居乡村、和美乡村,712日至713日,竞技宝官网首页登录入口“赓续文脉铸乡魂,乡村振兴绘新卷”专项实践队来到建阳区莒口镇和崇雒乡,聚焦乡村文化振兴的核心议题,在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凝心聚力、共谱华章。

712日上午,初访莒口,实践队伍来到寒泉精舍文化园,并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阅览相关文献,体验展览互动,感悟古圣先贤的千年传承,领略中华优秀传统孝道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丰厚价值。“爰有寒泉,在浚之下”,寒泉精舍作为大儒朱熹创办的第一所书院,朱子曾于此庐墓守孝、研学著述。文化园围绕“敬萱孝母、寒泉修心”的主题铺陈排设,敬萱堂、慈心斋、讲孝堂等十余座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青山绿水间,淡雅如墨画。如今,文化园运用数字媒体技术的赋能,打造“朱子文化”旅游品牌,吸引众多旅客慕名而来,极大带动当地乡村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建设。

临近午时,实践队成员们到达长梗小源村,通过走访古宅民居,感受乡风民俗,探索文化赋能传统村落发展的新方法、新路径。青砖黛瓦,依山傍水,袅袅炊烟,宁静祥和。由于青壮劳动力流失和人口老龄化、古宅保护和修缮压力加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小源村发展受限,常住人口已不足30人。但在相关政策的出台下,小源村迎来发展新契机,2015年小源村被列入第一批福建省级传统村落名录,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现今,小源村通过“书院文化、传统村落”两大名片,着力实现休闲旅游、文化资源和生态农业的有机结合,推动小源村乡村振兴朝着纵深方向发展。

713日,实践队成员们来到位于崇雒乡的宋慈纪念馆,眼望一件件珍贵的文物,阅览一页页泛黄的书页,感受宋慈求真务实、为民请命的崇高精神。从《洗冤集录》的创作背景到法医学科的发展历程,从宋慈文化的历史底蕴到法治思想的传承革新,让各位队员能够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考究泽物精神的核心要义。同时,宋慈倡导的“慎刑恤狱、礼法并用、重证据实、宽严相济”等核心思想,深度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当代价值。未来,崇雒乡将以宋慈文化为依托,着力开发宋慈文旅小镇,促进文化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此次JJB“赓续文脉铸乡魂,乡村振兴绘新卷”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在建阳挖掘朱子孝道、佛迹禅韵、古宅新貌和宋慈法治等传统文化资源,通过赓续文化脉络、创新驱动发展,焕发乡村新颜,助推传统文化和乡村经济的深度融合,共绘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责任编辑:林梦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