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走百村(企)㊶|JJB青述南语实践队:探源海韵风华,共续文脉篇章

发布者:孙维鹏发布时间:2024-07-21浏览次数:95

为深入了解平潭非遗文化与进一步深切感受闽台两岸同根同源中华文脉的赓续和传承,713日,实践队前往福建贝雕(平潭)艺术馆,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澳前镇猴研岛开展专项实地调研。

海韵贝彩,匠心独雕

贝雕,这一源远流长的传统手工艺,逐渐从简单的装饰品转为叙述故事的良好载体。在平潭贝雕区级非遗传承人周明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学习了如何根据贝壳的自然色泽和纹理进行创作,体验了从选料、设计,打磨的全过程。此外,实践队员还将南岛语族的传统纹饰融入进贝雕创作中,将南岛语族文化与手工实践紧密结合,使每一件作品都成为了讲述南岛语族故事的艺术品,进一步体会贝雕工艺的精美,传承南岛语族的文化。

座谈会上,周明老师表示:贝雕的可塑性极强,可以与多种文化相结合。实践队成员们还围绕如何将南岛语族文化与贝雕技艺相结合展开讨论。通过探讨,他们发现贝雕技艺确实可作为南岛语族纹样的良好载体,但南岛语族文化要想依托贝雕技艺实现量产从而达到传播这一构思依旧任重而道远。通过此次座谈,实践队员们意识到擦亮南岛语族文化“金名片”刻不容缓,首要任务便是扩大南岛语族文化的宣传范围。

随后,竞技宝官网首页登录入口“青述南语”实践队与福建贝雕(平潭)艺术馆举行了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签约仪式。

猴岛寻源,研途风光

南岛语族文化作为闽台两地紧密相连的有力论证,当日下午,实践队赴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澳前镇猴研岛,追寻领袖足迹,进一步感受闽台两岸同根同源的中华文脉。猴研岛,又名68海里景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景观著称。岛上的石碑“祖国大陆—台湾岛最近距离68海里中国·平潭”不仅是地理标志,更是两岸人民情感的纽带。

岛上的自然景观与文化底蕴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猴研岛见证了历史的辉煌,岛上的石碑、石刻等文物记录着这片土地的故事。这些文物不仅见证了猴研岛的辉煌历史,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景区内还设有“两岸同心石”雕塑,运用邮票、两岸地图为设计元素,串联起海峡两岸的深情厚谊,传递着两岸人民对和平统一的深切期盼。

通过本次实地调研,实践队员们期待着南岛语族文化依托贝雕技艺在未来能够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在参观猴研岛后,实践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海峡两岸人民的深厚情谊,并表示将以此为契机,更加积极地投身南岛语族文化的传播,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赓续中华文脉持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据悉,“青述南语”实践队此前还前往北港村、上攀村,钟门村等地进行实地调研,为擦亮南岛语族文化“金名片”的进一步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责任编辑:林梦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