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走百村(企)㊱|JJB“青述南语”实践队对话上攀村村委:文化为教育筑基,教育为乡村续航

发布者:孙维鹏发布时间:2024-07-19浏览次数:11

为扩大南岛语族文化的传播范围,深化南岛语族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度,JJB“青述南语”实践队赴福州市平潭县开展为期4天的“探源千年‘风之路’,擦亮南岛语族文化‘金名片’” 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暨走百村(企)活动。

711日上午,实践队员在上攀学堂开展了一堂特殊的实践课。通过“原创绘本故事+手作”创新结合的课堂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深讲活南岛语族的故事,帮助上攀村留守儿童悟深悟透南岛语族文化的精髓。实践队员依托本土文化资源,从青少年的角度出发,发挥“以团带少”的作用,增强学生对同根同源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授课结束后,实践队员与上攀村村两委干部开展座谈。会议伊始,上攀党总支部书记林涛对实践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就课程内容的呈现和课程设计的巧思,给予充分肯定“青述南语实践队结合团队成员各自的专业特色,原创设计绘本式PPT,用讲故事的方式带领学堂的孩子们真正读懂本土南岛语族文化的发展进程。”

先行先试,拒绝乡村教育进步“假把式”

“这是一件好事,再苦再难我也得把它办下来!”上攀村党总支副书记、上攀学堂创始人林海平回答实践队员设立公益学堂的初衷。在那个乡村留守儿童教育不被重视的年代,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林海平前瞻性地提出开设公益学堂的想法。 梦想不止于心,更践于行,想法的提出到项目落地离不开党总支部书记林涛的大力支持。作为上攀学堂的协办创始人,林涛书记大力支持林海平书记的想法并为开办学堂提出指导意见,始终秉承以乡村教育为重点的核心理念,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抓紧抓牢学堂建设工作,落实落细乡村振兴工作。深入交流后,实践队员了解到四年间来,上攀村村两委干部风雨无阻地接送文联委派的志愿教师前往上攀学堂给孩子们上课,从上攀村民的不理解到学生家长的鼎力支持,这其中态度的转变离不开村两委的持续努力。克万难守初心,从与两委的交谈中激励着实践队员在实际行动中要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用心用情,做好乡村儿童梦想“掌灯人”

随后,双方就“乡村青年一代力量的流失,让留守儿童的教育不被重视”展开探讨。林海平强调,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只有提升教育质量,才能为乡村培养出更多有知识、有能力、有情怀的接班人。她的话语中透露出的她的教育大爱,是对上攀学堂的孩子们的关爱,更是对推动上攀学子教育事业发展的坚定。透过海平书记自费助力上攀学堂设立等种种举动,实践队员深刻认识到这位“掌灯者”用自己的行动和爱心,为乡村儿童照亮前行的道路,引领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向善向上,注入乡村振兴发展“源动力”

在村两委的影响带动下,学生家长自发组成“平心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女性角色。她们打破当地对女性的传统定义,投身于乡村教育事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仅如此,上攀学堂主张实施“以点带线,以线成面,以面扩体”策略,带动一个又一个公益筑梦者的出现,公益学堂也相继设立,越来越多的乡村孩子有了成长的乐园,大幅提高了乡村教育综合质量,从而进一步赋能乡村振兴。通过访谈,实践队员深刻体悟到上攀村村两委用实际行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在追求乡村发展的同时,注重传承文化内涵,真正做到以历史铸文化,以文化促教育,以教育赋能乡村振兴。

通过本次访谈,实践队员看到了平凡人不平凡的力量,立志向上攀村学习,争做乡村振兴的推介官。此外,上攀村两委还与实践队一同参与下午的南岛语族基地座谈交流会,鞭策实践队员持续传播南岛语族文化,体悟文化传承真谛,自觉投身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事业。











【责任编辑:林梦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