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走百村(企)㉙|溯源千年古韵,传承文化根脉——JJB“青述南语”实践队走进南岛语族研究基地共话文化传承

发布者:孙维鹏发布时间:2024-07-18浏览次数:93

710-13日,JJB“青述南语”实践队赴福州市平潭县开展为期4天的“探源千年‘风之路’,擦亮南岛语族文化‘金名片’”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暨走百村(企)活动。

平潭,南岛语族的“起锚之地”,是祖国大陆距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 711日上午,实践队员前往南岛语族研究基地进行实地调研。此行旨在深入了解南岛语族的起源、扩散以及与闽台史前文化的关系,增强对海洋文明的认识。

深学深思,夯实调研基础

“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一代。在参观研究基地的过程中,实践队员走进龟山遗址群的挖掘工作现场,亲眼见证千年前的陶器碎片,这些碎片拼接成一段辉煌的历史,跨越千年岁月,将南岛语族故事娓娓道来。在南岛语族研究院讲解员杨梦倩的带领下,实践队了解到壳丘头遗址群中的陶器遗存与金门富国墩、台湾大坌坑遗址有很多共性,体现了早期审美意识的觉醒和对大海的热爱与崇拜,这些文化特征不仅展示了当时两岸先民的文化关联和交流互动,也为研究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料,同时揭示了中华文明的海洋性起源和早期发展。在实地考察、聆听讲解中实践队员切实了解到南岛语族文化的丰富内容和深刻内涵,深度解读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变格局。

悟深悟透,探知传承真谛

下午,“青述南语”实践队与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的侯榕贵副院长及上攀村党总支副书记林海平开展座谈交流。侯院长以实践队前期调研所提出的问题为切入,从壳丘头遗址对于南岛语族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南岛语族文化研究与闽台融合的关系、推动南岛语族文化传播与公众认知教育的举措与挑战等进行针对性解读。随后,实践队员与侯院长就传播南岛语族文化的重要性展开讨论。当谈及深层次挖掘南岛语族文化的初心时,侯院长道,“南岛语族是两岸海峡同胞同根同源的重要印证,立足于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深耕文化发展基础,填补史前空白领域。”在这堂特别的“思政课”中,实践队员深深感受到侯榕贵先生对待南岛语族文化发掘、传播和发展工作的热忱,此行切实增强了实践队员对南岛语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坚定成为南岛语族文化传播者的决心!

笃志笃行,赓续文化命脉

随后,在实践队员向侯院长请教此行传播南岛语族文化的重点时,侯院长肯定实践队开展文化传播课程的价值,与实践队分享了课程设计的重点、难点与思路,并表示愿意帮助实践对从专业性角度进一步打磨优化课程内容,完善团队原创的绘本故事,助力“青述南语”实践队发挥以团带少作用,讲深讲活南岛语族文化的故事,进一步扩大南岛语族文化的传播范围,深化南岛语族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播力度,促进南岛语族文化繁荣发展。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紧紧依靠青年,侯院长鼓励青年学生积极学习南岛语族文化的知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担当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

会后,侯院长分享了一些基地的内部学习资料,并对实践队所设计的南岛语族文化课程进行专业性指导,一针见血指出目前存在的误区与不足,并表示支持实践队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故事创意。通过探访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实践队员探寻南岛语族的历史印记,感受南岛语族的文化魅力,进一步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投身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事业。








【责任编辑:林梦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