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走百村(企)㉛|渔火照钟门,民宿绘乡梦——“青述南语”实践队走进钟门村点亮南岛语族文化之光

发布者:孙维鹏发布时间:2024-07-18浏览次数:14

“有座小岛屿叫钟屿,形状如同古代钟一样,海浪冲击,声如洪钟。”这便是钟门村名字的由来。712日,竞技宝官网首页登录入口“青述南语”实践队深入平潭综合实验区苏平片区钟门村,实地考察并见证了其从渔网到旅游网的发展过程并为当地的孩子带来了南岛语族文化知识。

钟门印象:山海间的原生之美

钟门村,这座镶嵌于碧波万顷之中的“海上浮城”,正搭乘乡村振兴的“快车”,以渔旅结合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实践队沿着村道前行,一望无际的渔排与湛蓝的海水交相辉映,高高低低古厝群被改造成各具特色的民宿。石厝、古树、海景相互掩映,共同编织出动人的山海画卷。

渔旅融合:民宿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座谈会上,钟门村卓芳书记向到访的实践队深入阐述了钟门村依托丰富的海岸线和独特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高端精品民宿。海边边民宿、游记民宿等,成为了许多游客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理想之地。卓芳书记强调,民宿产业的兴起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随后,项目负责人陈柏承向实践队分享了钟门村民宿项目的设计理念。他指出,民宿设计巧妙保留了大面积的石头厝工艺,在保存石头纹路的基础上,进行了色彩和材质的改良。此番设计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满足了现代游客的审美需求。同时,钟门村这一“山水福地”的独特地理位置与和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也为民宿产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践队成员们还围绕如何将南岛语族文化融入民宿设计展开了深入讨论。他们认为,作为承载着丰富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南岛语族文化,其独特的纹样与建筑风格能够为民宿设计增添灵感与深度,使民宿不仅是住宿之地,更是文化传播的窗口。

座谈会尾声,平潭综合实验区苏平片区钟门村与竞技宝官网首页登录入口正式签订了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未来双方将携手探索思政教育与劳动实践、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模式,引领广大青年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田间地头,走进乡村社区,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同时,这也为南岛语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搭建了新平台,让青年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传承南岛语族文化。

文化传播:“我们的文化·南岛语族”课程

为了传承和弘扬南岛语族文化,实践队还特别策划了“我们的文化·南岛语族”课程,将南岛语族的文化智慧与现代教育理念巧妙融合,为钟门村的孩子们编织了一个既富有教育意义又充满趣味的探险故事。故事里,四个小勇士从法属波利尼西亚出发,驾驶着“星光号”独木舟,踏上了一场寻根之旅。在钟门村的课堂上,孩子们仿佛也一同乘坐上“星光号”,一同穿越风浪,感受那份探索的勇气。

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色彩感知力与艺术创造力,将南岛语族文化的精髓融入到了每一个“漂流瓶”之中。这些作品成为了他们对南岛语族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见解的重要载体。

“原创故事绘本+手工制作”的方式让孩子们不再局限于观看演示课件上的南岛语族文化知识,而是被赋予了无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并将南岛语族文化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课后,李静怡同学激动地对实践队成员们说:“这次课程让我非常好地了解了我们的本土文化,我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她也梦想着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游或文化传播者,将家乡的美景和文化介绍给更多的人。

碧海蓝天绘新梦,渔村蜕变展新颜。“青述南语”实践队为钟门村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让南岛语族的文化之光,在孩子们心中永远闪耀。接下来,“青述南语”实践队将前往平潭贝雕艺术馆和68海里,继续沿着千年“风之路”,深度领略南岛语族文化魅力。










【责任编辑:林梦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