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漳浦台创园(一):西山再起·茶香两岸

发布者:郑燕斌发布时间:2023-07-18浏览次数:539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思想精髓,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意见的文件精神,79日上午,在海峡两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院的指导下,JJB“学党史·看成就·悟思想·促融合——深化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专项调研行动实践队走进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实地走访漳州天福茶业有限公司,参观天福“唐山过台湾”石雕园、台企党建——天福样板展厅,与漳州天福茶叶有限公司总裁李瑞河先生、漳浦天福观光茶园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滢女士深入交流。

年近花甲·西山再起

天福集团作为集茶叶自产、制、销、科研、文化于一体的龙头台企,由台商李瑞河先生于19939月投资创办,现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茶叶综合企业。通过座谈采访,实践队成员了解到,李瑞河少时随父亲在台湾开茶行,壮年遭遇金融危机跌入低谷,就在这彷徨无助之时,李瑞河看见许多台商投资祖国大陆重获生机,于是决定花甲之年回到大陆,在海峡西岸的福建,建立起漳州天福茶叶有限公司。即使一路坎坷,但他以不畏艰辛,敢闯敢拼的精神,用非凡的智慧与眼光,在逆境中闯出了一片天地,缔造了属于自己的茶叶帝国,用他的话戏称为“西”山再起。

在天福集团发展历程中,李瑞河先生曾许下三个愿望:建一座茶博物院、建一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办一所茶学院。“30年间,这三个愿望我都实现了,梦想成真了。今年我已经89岁,本来打算退休回台湾,房子都盖好了。但我现在决定不回去了,我要在故乡漳浦住下去。”蓦然回首,李瑞河先生发现,自己早已与故乡难以割舍,秉持着“取之于茶,用之于茶,利之社会”的理念,沿着天福集团以“茶”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链,他许下了“第四个愿望”——在漳浦盖一所医院和养生疗养院,助力当地医疗和养老等民生事业发展。

如今,李瑞河先生也积极发挥两岸合作共赢中的示范作用,积极宣传两岸和平发展政策,成为了沟通两岸同胞感情的重要纽带。这位耄耋台商追求“振兴中国茶,同圆中国梦”的精神也吸引着越来越多台企台农来闽追梦、圆梦。

茶和天下·茗扬四海

李瑞河先生崇尚茶文化,他不仅是一位深耕茶叶70年,视茶叶为生命的茶人;还是一位高瞻远瞩、与时俱进、运筹帷幄茶产业发展战略的总设计师;更是一位充满中国文化自信,敢于说出“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也必将是中国茶的世纪”的茶文化传播者。客来奉茶、以茶会友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传统。茶以其独特的魅力在社会交往中发挥“和平使者”的作用。李瑞河将先进的制茶技术和丰富的制茶经验从宝岛台湾带回祖国大陆,以“茶和天下”的社交理念,促进两岸融合交流,向世界传播中国茶文化。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企业营销无国界,但企业家有祖国。”天福集团以一腔爱茶、爱乡、爱国之心,一片茶情、乡情、家国之情将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两岸融合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展现了一代台企的时代使命与担当。

党建引领·台企标杆

实践队成员还来到了台企党建天福样板展示厅,了解天福集团在政府支持指导下,把红色基因融入企业发展血脉,让党旗在台企高高飘扬。天福集团通过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致力于推动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积极打造海峡两岸新型农业交流培训基地,着力于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以党建引领助推台企高质量发展,加强浦台现代农业、科技人才等重点领域对接,打造“跟党一起创业”党建示范带,推动闽台融合发展,助力福建打造成为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79日下午,实践调研座谈会上,漳浦天福观光茶园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女士对实践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与实践队成员深度交流,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下一阶段,天福将坚持贯彻做好“通、惠、情”三篇文章,充分发挥天福集团作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标杆式”企业的模范引领作用,为来闽创业的台企台农提供农业交流合作的示范模板,为积极探索农业融合发展新路贡献力量。

通过本次走访调研,实践队成员深刻领悟学习到李瑞河先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创业精神以及两岸农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必然性。未来,实践队成员将矢志学习天福人的崇高精神,将自身专业知识与社会观察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建设性意见,为促进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维护两岸和平,架起两岸沟通的桥梁,推动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而努力奋斗,与祖国同心,与时代同行。








【责任编辑:王帅】

Baidu
map